在電子制造、玩具、醫(yī)療器械等行業(yè),RoHS2.0合規(guī)性檢測是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強制性要求。然而,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RoHS檢測儀,許多初次接觸的企業(yè)或采購人員往往不知如何選擇。本文將從檢測原理、關鍵參數(shù)、常見誤區(qū)等方面,幫助小白用戶快速掌握選型要點,避免踩坑!
RoHS2.0(《限制有害物質指令》)主要限制鉛(Pb)、鎘(Cd)、汞(Hg)、六價鉻(Cr6+)、多溴聯(lián)苯(PBB)、多溴二苯醚(PBDE)等有害物質。目前,常見的檢測方法包括:
1.檢測精度(關鍵?。?/div>
-RoHS2.0對鎘(Cd)的限值是100ppm,其他物質為1000ppm,因此檢測儀的精度至少要達到1ppm(Cd)和10ppm(其他)。
-避坑點:某些低價儀器標稱“RoHS檢測”,但實際精度不足,可能導致誤判!
2.檢測元素范圍
-基礎款XRF通常檢測Pb、Hg、Cd、Cr、Br,但無法區(qū)分六價鉻(Cr6+)和總鉻,也無法判斷Br是否來自PBB/PBDE。
-解決方案:若需完整合規(guī),需搭配化學分析設備或選擇XRF+化學分析聯(lián)用方案。
3.樣品適應性
-固體樣品(如電路板、塑料):XRF可直接檢測。
-液體/粉末樣品:需特殊前處理,或選擇ICP-OES(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(fā)射光譜儀)。
-避坑點:購買前確認儀器是否支持你的樣品類型!
4.品牌與認證
-國際品牌精度高,但價格昂貴(10萬~50萬+)。
-國產品牌性價比高(3萬~15萬),但需確認是否通過CE認證和RoHS自身合規(guī)性。
-避坑點:警惕低價雜牌機,可能校準不準,數(shù)據無法被歐盟認可!
三、常見選型誤區(qū)(小白必看?。?/div>
誤區(qū)1:越貴越好?
-實驗室級儀器(如ICP-MS)精度高,但價格超百萬,中小企業(yè)根本用不上。
-正確做法:根據自身需求選擇,XRF能滿足大部分企業(yè)的篩查需求。
誤區(qū)2:一臺儀器搞定所有?
-XRF無法100%確認PBB/PBDE和六價鉻,需搭配化學分析。
-正確做法:先XRF篩查,再送第三方實驗室做確認檢測。
誤區(qū)3:忽視校準與維護
-XRF檢測儀需定期校準(一般6~12個月一次),否則數(shù)據漂移。
-正確做法:選擇提供長期校準服務的供應商,避免“一次性買賣”。